茶道馆 ------------------------------------------- 花艺馆 ------------------------------------------- 国学馆 ------------------------------------------- 风筝馆 ------------------------------------------- 风筝:纸鸢即为最初的风筝,纸鸢加哨子,齐鸣如筝,故为“风筝”。风筝是世界上最早的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古代风筝曾被用于军事上的侦察工具和通讯工具。 艺术工艺:风筝历史悠久,扎、糊、绘、放是风筝的“四艺”。纸和丝绢为一般传统风筝的制作材料,着色鲜艳亮丽,更能体现中国风筝的魅力。它的形状主要是模仿大自然的生物,如蝴蝶、飞鸟等。琳琅种种。 文化价值:风筝是中华民族广大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凝聚了世代风筝艺人的美好祝愿和吉祥企盼。风筝造型、彩绘等多方面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更富深厚的美学价值。 体验课程:制作风筝 体验意义:了解风筝的文化起源以及传统风筝的代表意义。学习制作风筝“扎、糊、绘、放”的制作方法。在体验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绘画技巧。 国乐馆 ------------------------------------------- 茶道:品味茶的美感之道,通过沏茶、赏茶、闻茶修身养性、美心修德。烹茶饮茶、以茶为媒、以茶修身,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平心静气,去除杂念,亲近自然。 艺术工艺:茶道工艺接连有序,洗茶、冲泡、封盖、分杯、分壶、奉茶、闻香、品茗,以上连成茶道工艺,自成一景。 文化价值:茶道文化起源于中国。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 茶道被誉为是道家的化身。中国茶道以茶为载体,体现东方国家的传统思想道德和人文精神,传递历史典故、民间传说、文学作品、词曲歌赋,涉及多个领域。 体验课程:学习茶技(识茶、沏茶、赏茶、闻茶、饮茶)、茶礼(仪容仪表、取茶礼、分茶礼、斟茶礼) 体验意义:通过对茶技与茶礼的学习,让学生在行茶过程中了解如何以茶为媒体去沟通自然、内省自性、完善自我,感受清、静、雅、和的茶文化,掌握中华传统的待客之道与生活礼仪。以中国茶文化的深入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与平和的心态。 花艺:中国花艺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它具有极高的史学、文化、美学、社会、实用、经济和科学研究等价值。中国花艺追求花材的自然之美与意趣美;善用木本花材,赋予花材丰富的内涵与象征性;注重花材与花器、几架、配件以及作品环境的统一;兼顾中国人的独特赏花方式,分曲赏、酒赏、香赏、谭赏、琴赏和茗赏等。 艺术工艺:花艺崇尚自然,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有直立、倾斜、弯曲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文化价值:中式花艺深受儒家、道教、佛教思想及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宇宙观和审美情趣,认为万物有灵性,主张“天人合一”,视自然界的花草树木更是有灵性、有情感之物,所以中国人历代都有寄情花木之风,赋予各种花木许多象征性和寓意,被人格化和神化,借以明志,寄托情思,舒展情趣。 体验课程:插花、花饰、花环等 体验意义:通过观赏花艺作品,学习和了解花艺历史和发展历程,学习花艺技巧,亲手参与,提高审美和动手能力。 造纸馆 ------------------------------------------- 造纸: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曾作为使者将文明撒播到世界各地,是人类史上重要的财富。 艺术工艺:纸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纸是用以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的组合,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 文化价值: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造纸术改变生活环境,推动教育和文化发展。 体验课程:造纸术 体验意义:通过图片文字了解造纸术的地位和造纸术的重要性,产生想亲手体验的感受。学习了解造纸术的基本材料、工序,掌握造纸术的工艺步骤和基本要领。通过学习体验到造纸过程中的不易,人们学会珍惜并合理使用纸张。 扇子馆 ------------------------------------------- 油纸伞馆 ------------------------------------------- 竹编馆 ------------------------------------------- 竹编:用竹进行编制手工艺制品,造型多变,富有形式感和节奏感,让人倍感亲切与贴近自然。 艺术工艺:竹编工艺大体可分为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穿插各种技法,例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使得成品造型多样,变幻无穷。 文化价值:传统的竹编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文明智慧,体现了中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和文化内涵,象征着天人合一的传统造物观念。 体验课程:竹编 体验意义:通过图片和文字的介绍学习竹编的文化,产生想亲手制作的愿望。在制作过程中感受竹编亲近于大自然独特的审美情感,和它的实用价值。了解现目前竹编的状况,培养传承和发扬竹编这一传统技艺的责任心。 沙画馆 ------------------------------------------- 扇子:由竹、木、纸、象牙、翡翠、飞禽翎毛、槟榔叶、麦秆、蒲草等各式材料编制而成的日用工艺扇,造型优美,构造精致、匠心工艺,更有文人墨客挥毫题字写诗,提升扇子的艺术身价。 艺术工艺:扇子的种类繁多,例如羽毛扇、蒲扇、雉扇、团扇、折扇、绢宫扇、泥金扇、黑纸扇、檀香扇等等。 文化价值:中国传统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集成部分,它与竹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历来中国有“制扇王国”之称。在历史上,中国扇子曾流传日本、欧美等国家,并对这些国家的扇子生产以至宫廷礼仪都产生一定的影响。 体验课程:制扇 体验意义:通过观赏陈列扇子,了解扇子的制作材料,深入了解扇子的艺术工艺,增强传播扇子的文化价值的责任心和担当。 油纸伞:油纸伞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日用雨伞,使用历史已有1000多年。油纸伞是世界上最早的雨伞,纯手工制成,全部取材于天然,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 艺术工艺:传统的油纸伞的制作过程非常家琐,全部依赖手工完成。民间有谚语:工序七十本算半,搬进搬出不肖算。 文化价值:油纸伞雅致天成,历久弥新,积淀并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在中国,油纸伞不仅仅作为一种防雨的工具,而且赋予了更多的人文艺术色彩。伞一度作为民俗学的代言物,伞文化是包含了多重民俗学内涵的叠加件。 体验课程:制伞 体验意义:通过近距离观赏油纸伞,了解油纸伞文化起源,学习油纸伞的艺术工艺和文化价值,充分感受油纸伞浑然天成的美感和艺术气息。 沙画:即用沙子作画,是我国一门独特的艺术,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采用产自神奇大自然的天然或人工彩沙,经手工精致而成。 艺术工艺:沙画讲究构图和配色,充分发挥想象力,天马行空,创造出绚丽多彩的作品。整体布局风格统一、颜色协调相配、层次分明立体。 文化价值:沙画表演瞬息万变、转瞬即逝,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具有生动的艺术气息和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沙画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活动,以其丰富的变化形式提升观众审美能力,营造了全新的视觉感受和新颖时尚感。 体验课程:沙画创作 体验意义:通过观赏沙画,了解沙画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制作工艺,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审美能力。 印刷馆 ------------------------------------------- 印刷: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艺术工艺:印刷包括雕版印刷术和活字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是指将文字反刻在一块整的木板或其他质料的板材上,在整版上加墨印刷的方法。活字印刷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文化价值: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对世界文明进程和人类文化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活字印刷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是中国古代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提高了印刷的效率,对文化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体验课程:活字印刷(节令歌) 体验意义: 了解中国活字印刷的历史、制作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活字印刷原理,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文明智慧。近距离感受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对于世界文明进程和人类发展所产生的的重大影响。 陶艺馆 ------------------------------------------- 陶艺:“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与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关系。 艺术工艺:中国陶瓷的发展方向受民族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以由年代、用途、釉色、技巧或产地等条件来加以分类。主要制作方法有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塑成型、泥条盘筑、捏塑、素坯彩绘等。 文化价值:陶艺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历史悠久,样貌繁多,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相当的代表性。陶艺传承年代久远,技术不断更新,历经朝代更迭,受不同民族与生活方式影响,陶艺发展日新月异。 体验课程:拉坯成型,泥条盘筑,泥浆铸件成型 体验意义:了解陶瓷的文化起源和发展历程,学习陶瓷的制作方法,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创新性思维以及操作能力。 皮影馆 -------------------------------------------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 艺术工艺:传统手工制作表演的皮影,通过戏曲表演的方式进行演绎。 文化价值:传统的皮影戏是中国综合性的民间艺术,戏蕴藏着各地、各民族人民的思想、道德和审美意识,是中国艺苑中一枝独秀的奇葩。2011年11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正式决定把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体验课程:皮影戏制作与表演 体验意义:学习与了解皮影戏的传统历史和文化,通过观察、动手、协作,创意性完成制作基础的皮影戏作品,尝试皮影戏的表演形式,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雕刻馆 ------------------------------------------- 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把木材、石头或其他材料切割或雕刻成预期的形状、图形、纹饰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 艺术工艺:雕刻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一项珍贵的艺术遗产,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的各种雕刻工艺有牙雕、玉雕、木雕、石雕、泥雕、面雕、竹刻、骨刻、刻砚等种类。 文化价值:雕刻是时代、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结晶,是社会发展形象化的记录,是更直观、更不加掩饰地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的途径。 体验课程:石膏雕、葫芦雕等 体验意义:通过欣赏雕刻的图片或实物,感受雕刻工艺的独特美感,产生亲手制作的愿望;了解雕刻工艺的基本材料、工具、程序以及艺术特点。掌握雕刻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在雕刻的体验过程中,懂得生活与美术的相互关系,把握雕刻的设计和制作要领,锻炼手指的灵巧与协调能力。 木偶馆 ------------------------------------------- 木偶戏:木偶戏是配上音乐,演员在幕后一边操作木偶,一边演唱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 艺术工艺:木偶艺术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艺人的精彩表演、完美的偶人造型和操作装备都对观众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根据木偶形体和操作技术的不同,将木偶分为布袋木偶、体现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 文化价值:木偶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体验课程:布袋木偶《武松打虎》,丈头木偶《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等 体验意义:了解木偶戏的基本特点,体会木偶戏的趣味性,感受木偶戏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源远流长以及强大的生命力,培养每一位体验者传播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心。 木艺:木艺指木雕艺术,以雕刻材料分类的民间美术品种,一般选用质地细密柔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椴木、桦木、楠木、樟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龙眼等木料上进行雕刻。 艺术工艺:木艺是中国木工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纷繁复杂,归纳起来有四大种类:东阳木雕、东清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和广东金漆木雕。 文化价值:木艺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承,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有利于解读国学,弘扬传统文化。 体验课程:筷子、四巧板、多米诺骨牌、传统木工、鲁班锁等 体验意义:感受传统木工工艺,了解木工精髓--榫卯结构;学习使用刨子、锯子、墨斗等木工工具;体验将想像中的事物通过自己的双手将其制作成实物,从而提升探索能力、观察能力及创造能力。 木艺馆 ------------------------------------------- 皮艺馆 ------------------------------------------- 皮艺:指皮革艺术,是在鞣制前后的不同名称。 艺术工艺:皮革造型艺术品大致分平面装饰画、立体造型、包袋、各类小饰品等类型,最为直接的传达信息、传播文化。 文化价值:传递不同的地域文化信息,弘扬传承皮革文化,中国皮革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繁荣焕发出蓬勃生机。 体验课程:卡包、小象挂件等 体验意义:了解皮革历史及从皮到革的制作过程;学习手工皮革中下料、打孔、打斩位、缝合等工艺,在严谨的工艺中培养耐心,促进精细动作的发展;体验传统工艺,感受严谨、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激发对于传统工艺的学习兴趣。 中医馆 ------------------------------------------- 刺绣馆 ------------------------------------------- 刺绣:绣针引彩线,而后万物浮现。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古称针绣,俗称“绣花”,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 艺术工艺:刺绣针法多达几十种,各具风格,沿传迄今,历久不衰,丰富多彩,各有特色。其中苏绣、粤绣、 湘绣、 蜀绣,号称“四大名绣”。 文化价值:刺绣是我国优秀的拥有两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极大得推动了中国古代服饰业、装饰业的发展,彰显出不凡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体验课程:蜀绣、制作手鞠球等 体验意义:体会中国隽美的刺绣艺术,感受古人精湛的技艺。追求细致、静谧的境界,学会观察、创造美。用灵巧的双手绣出致美的刺绣作品。 纺织馆 ------------------------------------------- 纺织: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中国古代的纺织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手工纺织工具。 艺术工艺:中国机具纺织起源于五千年前新石器时期的纺轮和腰机。西周时期具有传统性能的简单缫车、纺车、织机相继出现,汉代广泛使用提花机、斜织机,唐以后中国纺织机日趋完善,大大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纺织产物通常由毛、麻、棉和蚕丝等纤维制成。 文化价值:纺织时刻融于人民的生活,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要。 体验课程:纺线、织布等 体验意义:通过对纺织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了解纺织技术的起源与发展,感受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了解纺织机、纺线锤各个部位的名称、用途,并熟练的操作;感受纺织意义,培养耐心、仔细、认真的良好品质。 印染馆 ------------------------------------------- 印染:指前处理、染色、印花、后处理、洗水的总称。传统的印花过程包括图案设计、花纹制版、色浆调制、印制花纹、后处理(蒸化和水洗)等工序。 艺术工艺:通过传统扎染、蜡染和蓝印“三染”工艺的综合与创造,形成了服饰、面料、家纺和工艺品集写实与写意、具象与抽象、浪漫与高雅、休闲与精致于一体的全新视觉艺术形象。 文化价值:民间印染艺术这种纯手工制作的方式,使其在制作中更能突出人文化、个性化和民族化的特点。很多地方将民间印染技艺通过收集、整理之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角度对民间印染技艺进行保护,是对民间印染艺术发展的最大助力。 体验课程:蜡染、扎染等 体验意义: 掌握基础的传统扎染、蜡染制作方法,培养审美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激发对民间扎染的热爱,增强继承、保护传统手工业及工艺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布艺馆 ------------------------------------------- 布艺:即指布上的艺术,是古时期中国民间手工艺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 艺术工艺:布艺是以布为原料,集民间剪纸,刺绣,制作工艺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文化价值:布艺是古时期中国民间手工艺的一朵瑰丽的奇葩,历经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传统手工艺者在各种布料运用各类精湛的手工技法,呈现了轻巧优雅的造型、瑰丽的色彩、和谐的色调、优美的图案、柔和的质感,充分体现了中国特有的布艺文化风格。 体验课程:制作传统布艺挂件、布贴画、荷包等等 体验意义:通过学习布艺技巧,感受中国传统布艺文化,形成热爱优秀民族艺术的态度。了解布艺工艺的基本材料、工具、程序以及艺术特点。学会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善于创造美,并通过勤劳的双手制作一个美丽的布艺作品。 剪纸馆 ------------------------------------------- 花灯:又名“彩灯”“灯笼”,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工具。 艺术工艺:花灯通常分为吊灯、座灯、壁灯、提灯几大类,花灯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由竹木、绫绢、明球、羽毛、贝壳等材料,经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再配以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制作而成。随着时代的变迁,花灯制作逐渐采用塑胶、玻璃纸、亚克力等现代材料。 文化价值:花灯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现代社会多于春节、元宵等节日悬挂,为佳节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 体验课程:无骨花灯、宫灯、12生肖灯等 体验意义:了解和学习花灯的历史起源、发展历程,感受花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学习花灯的制作方法和流程,掌握花灯制作的基本技巧,传播花灯之美和传承花灯文化。 花灯馆 ------------------------------------------- 服装秀 ------------------------------------------- 京剧馆 ------------------------------------------- 精工馆 ------------------------------------------- 精工:指精致工精细加工工艺,精工一词主要用来形容艺术作品的精雕细琢,精美绝伦。 艺术工艺:金属加工中运用锯切、打孔、焊接、打磨、抛光等工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凝聚古代人民的智慧与灵感,将难、巧、细、精尽显无疑,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一项珍贵的艺术遗产。 文化价值:精工是时代、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结晶,是社会发展形象化的记录。通过锯切、打孔、焊接、打磨、抛光等工艺;将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以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 体验课程:制作手镯、发簪、项链等 体验意义:通过学习复杂的金属细加工工艺的体验,能更深刻、真实的体验到手工匠人精益求精的精神。了解金属材料的特性和工艺制作特点;将一件想象中的作品制作成实物过程,激发对于精细加工工艺的学习兴趣。
|